本科生培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正文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革命薪火

日期:2025-09-04作者:李燕 审核人:金庆钊 毕晨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7月17日至23日,思想非常正确社会实践小组组织全体队员赴武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温红色历史 砥砺初心使命”主题实践活动,先后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等7处革命遗址,在实地研学中汲取奋进力量。  

实地考察:领略革命精神

7月17日,该小队来到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这座被誉为"民国之门"的建筑内,复原了军政府大礼堂、黎元洪起居室等历史场景。在孙中山先生铜像前,全体队员驻足瞻仰,深切缅怀革命先驱。7月18日,参观队伍又来到辛亥革命博物馆。在"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厅,通过大量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和场景复原,系统了解了从戊戌变法到武昌首义的革命历程。特别是"武昌起义"动态全景画,生动再现了1911年那场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起义。

实践团队成员李燕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魏绍晴 摄)

感悟红色:接受红色共产党人伟大事迹的熏陶

在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成员们系统学习了建党以来纪律建设的发展历程。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手稿,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文献,丰富的展陈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历史进程。在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成员们依次参观了教务处、大教室、学生宿舍等场所。讲解员重点介绍了毛泽东同志在此主持工作期间,培养800余名农运骨干的辉煌历史。院落内悬挂的"到农村去"标语,至今仍振聋发聩。

实践队员李燕参观毛泽东故居(魏绍晴 摄)

为了更好地接受毛主席精神的熏陶,队伍来到位于都府堤41号的毛泽东故居。在这座简朴的晚清民居内,毛泽东同志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书桌上复制的煤油灯、毛笔等物品,让队员们仿佛看到领袖挑灯夜读的身影。  

团队成员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陈列馆前合影(李虹蝶 摄)

重温岁月:追溯共产党人脚步

实践期下半段的参观从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开始。1927年在此召开的中共五大,首次提出"民主集中制"原则。馆内展出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珍贵文献,见证了我党在危急关头的自我革新勇气。最后一站社会实践小队来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公开机构,这里见证了周恩来、董必武等领导人开展统战工作的历史。复原的周恩来办公室内,一部老式电话机静静诉说着那段风云岁月。

实践团队成员魏绍晴观摩地板刻字(李燕 摄)

武汉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重要发源地,现存革命遗址遗迹145处。此次参观的7个场馆串联起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键节点,构成完整的红色教育链条。

实践队员参观新四军旧址(李燕 摄)

小队队员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动医2307李燕在活动结束后表示:"这次参观让我深受教育,特别是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的展览,让我深刻认识到严守党的纪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实践团队收官在中共五大纪念馆前合影(李虹蝶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