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河嘉,男,汉族,2003年9月出生于云南大理,水产学院水族科学与技术2201班本科生。曾担任水族2201班心理委员、华中农业大学学生通讯社记者,水产学院排球队副队长等职务。

2023-2024学年学习平均成绩位列专业第一;综合测评位居班级第一。课余时间里,蒲河嘉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在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斩获二等奖的佳绩,在学院和学校组织的多项比赛中也均有获奖,负责湖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认真参与班委工作,关注同学心理健康,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体育运动,在狮子山杯排球赛取得季军,曾获三好学生、优秀班委、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新闻中心优秀记者等荣誉。
蒲河嘉曾一度仿若行于迷津、困于窘途。恰似深陷泥淖举步维艰,又似困于笼中的鸟儿不得自由。然而,他心中之志未曾更改,依旧心向未来,期待诸事顺遂。岁月如流,当金桂飘香岁暮将至之时,回首往昔,在学业之途他从未停止脚步。教室里,他如虔诚的求道者,以笔为剑、以书为盾,向着知识的高峰奋勇攀登。清晨阳光洒在书页上时他已沉浸于知识海洋,夜晚月色相伴他仍在为难题冥思苦想。他的努力最终汇聚成海,出类拔萃的成绩见证了他无数日夜的刻苦钻研,使其在专业和班级综合测评中独占鳌头。课余时间,他积极投身勤勉钻研各类学科竞赛,每临竞赛,仿若勾践卧薪尝胆,虽前路崎岖,终凭努力与信念,在各类学科竞赛屡有佳绩,每获一奖,既炼其学识,亦成其多才之身。他凭借敏锐的思维和扎实的知识功底,在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和湖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皆获二等奖,这是他与数字和公式深度对话的成果;在骨骼拼装的赛事中,他和队员用灵活的双手和创新思维夺冠;在水产学院的舞台上荣获的“最美三本”一等奖是他不断学习积累的结晶;在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新闻中心的精彩报道摘得优秀新闻奖一等奖……这些奖项如同闪耀的勋章镶嵌在他成长的道路上。

蒲河嘉(左二)参与时政分析大赛
班级勤务之中,蒲河嘉恪尽职守,致力于班级营建。参与筹办心理班会,悉心主动交流,顾念同窗心理康健,班级于他而言,是温暖的港湾和奉献的天地,他如同知心朋友一般,用温暖的话语如冬日暖阳驱散同学们心中阴霾。其深悟“助人为乐”之要旨,踊跃投身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之事。恰似子贡济贫,虽善举微小,然暖人心扉,于奉献之中获己身之成长,此乃以笃行彰责任之重也。

蒲河嘉于2024年狮子山杯决赛水产排球队合影留念
体育场上,蒲河嘉投身于排球,在学院排球队中尽情挥洒汗水,与队友并肩作战,2024年狮子山杯排球赛男子组的季军奖杯见证了他的拼搏与团结精神。结果虽有遗憾,但这是给予那一路的磨炼与汗水的英勇勋章。蒲河嘉自幼体弱多病,17岁那年他第一次接触排球,随后被深深吸引,练习的过程是艰辛的,在无数个炎热的下午,头顶烈日,被阳光晒伤的皮肤,流血脱皮的手臂教会了他坚韧不拔,不轻易放弃的宝贵品质。“排球是一项向上的运动。”这句话一直刻在他的脑海,一直激励着他奋发向上。

成长之路,非为平衢。蒲河嘉总感叹着所做之事意义难明,心中所求遥不可及。漫长的黑夜与纷杂的琐事将他围困,令他疲惫不堪。他曾坐于湖滨观赏盛夏天外的霞彩,也曾奔走于冰径赏寒冬凝霜的雨夜。每当夕阳西下、皓月升空,万物归于沉寂时,他虽有欣喜之感,却因缺乏专注而随着岁月流逝渐感荒芜,伏案良久自问收获几何,鲜见欢颜且涕泪沾裳。常言道:“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一直以来,蒲河嘉持之以恒,以勤奋为基、坚韧为柱,他铭记挑战为成长之机;荣誉为汗水之证,以此为基础不断攀越。但来日方长,他希望自己的成长如星汉般璀璨,照亮自己也引领他人共赴锦绣前程,令青春之光耀于漫漫征途,正所谓繁花各有花期,蒲河嘉虽只是万花丛中的一朵,但此刻正值盛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