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学院通讯员 汪鑫 彭广丰 常青 吴妍静 代松林 王璇洁 供图 吴新瑞 李雨洲)12月4日-5日,我院先后在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会议室及水产学院A105报告厅举办了“渔业高等教育、鱼类基因组和水产养殖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日本国立水产大学、爱媛大学、近畿大学、东京大学、东北大学、东京农业大学,韩国群山国立大学,中国台湾屏东科技大学,捷克南波西米亚大学、捷克科学院动物生理与遗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华中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和研究所的15位学者作主题报告。
12月4日,首先,华中农业大学的Katsutoshi ARAI教授介绍了本次论坛召开的背景和目的。以日本水产养殖业为例,渔业及其相关产业正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渔民数量减少、沿海渔业资源减少、能源成本上升,以及环境和经济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全球和地方性挑战,渔业及其相关科学领域的高等教育需求不断增长。此外,Katsutoshi ARAI教授还讲述了日本、韩国和中国在水产养殖和海洋渔业科学等方面的教育现状,强调提升和改革现代渔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Katsutoshi ARAI教授作报告
接着,日本国立水产大学的Hiroyuki YOSHIKAWA教授作了题为“国立水产大学简介”的报告。Hiroyuki YOSHIKAWA教授谈到,日本国立水产大学(NFU)是日本唯一一所专注于渔业科学的国立大学,主要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渔业教育和实践培训。NFU位于山口县下关市,该地区历史上以航运、贸易、金融和渔业繁荣而闻名。NFU的教育特色在于其与国家渔业政策的紧密联系,以及通过船上培训和渔业研究站的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实践技能的机会。此外,NFU已整合入渔业研究局(FRA),以加强渔业教育、研究和产业合作。
Hiroyuki YOSHIKAWA教授作报告
日本爱媛大学的Taiju SAITO副教授作了题为“通过实践教育和研究赋予社区权力:SEFREC方法”的报告。Taiju SAITO副教授提到,南爱媛渔业研究中心(SEFREC)致力于解决当地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例如:“如何提高鱼类养殖的质量?在人工苗种生产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如何有效控制有害微生物?”此外,该中心还促进大学与当地社区的融合,不仅通过实际教育和研究赋予社区活力,推动技术发展和创新,还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Taiju SAITO副教授作报告
日本近畿大学的Yasuo AGAWA教授作了题为“以日本的水产高等教育为例日本建大农业研究生院”的报告。Yasuo AGAWA教授介绍了近畿大学(Kindai University)的农业研究院,该研究院拥有七个水产养殖站。突出强调该学院与实际产业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开展实习实践活动。此外,学院还与国际机构如ITTAC和ARAP展开合作,吸引了许多来自马来西亚沙巴大学等国际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实习。
Yasuo AGAWA教授作报告
日本东京大学的Kiyoshi KIKUCHI教授作了题为“东京大学渔业实验室”的报告。Kiyoshi KIKUCHI教授介绍了东京大学的渔业实验室,该实验室提供的实践课程涵盖海洋生物分类学、海洋生态学和海洋生物生理学等领域,旨在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课程获得更多知识。此外,实验室还为学生提供鱼类遗传学的特别培训,包括连锁图谱和家谱分析等内容。研究的重点涉及鱼类性别决定基因、水产养殖鱼类基因组预测以及野生鱼类种群基因组分析等相关实验方法。
Kiyoshi KIKUCHI教授作报告
日本东北大学的Toshiki NAKANO教授作了题为“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的国际化的东北大学”的报告。Toshiki NAKANO教授提到,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倡导“研究优先”原则,其是日本首个接受女性学生的大学,并自20世纪初开始招收国际学生。该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AI/数据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学生,同时为学生提供多种交换和暑期项目,包括英语授课的初级年项目、国际文科项目等。为支持来自中国、韩国、印尼等国家的国际学生,学校成立了国际支持中心,为国际学生尽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Toshiki NAKANO教授作报告
日本东京农业大学的Masamichi KURODA教授作了题为“我们大学在日本一个港口城市存在的重要性”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日本东京农业大学的三个校区,以及他们在日本全国各地都有实践训练设施的情况。其次,他从人口、气候和渔业产品捕获等方面介绍了Abashiri这个港口城市,并提到他们学校正在研究从Abashiri获取的鲑鱼、虾和贝类的养殖方法。最后Masamichi KURODA教授指出,他们学校的出发点旨在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自然科学学习,增强动手能力,了解渔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促进当地渔业的发展。
Masamichi KURODA教授作报告
韩国群山国立大学的Jun Wook HUR教授作了题为“韩国群山国立大学海洋和渔业专业人员培训课程简介”的报告。Jun Wook HUR教授先后谈到了他们学校水产养殖与水产科学系的发展历史、水产养殖品种、研究设施、课程要求和就业支持等方面,让大家清晰全面地了解了他们学校海洋和渔业专业人员培训课程情况,有效促进了不同国家高校之间的教学交流。
Jun Wook HUR教授作报告
中国台湾屏东科技大学的林钰鸿教授作了题为“台湾水产养殖高等职业教育”的报告。林钰鸿教授重点讲了三个例子,分别是“罗氏沼虾养殖,水产饲料生产,以及海外实习实践。” 林钰鸿教授指出他们学校水产养殖专业更注重根据实践需要、面向行业和国际趋势来进行课程设计。同时,他们学校倡导与企业联动,争取让该校毕业生能够一毕业即就业。
林钰鸿教授作报告
华中农业大学的曹小娟教授作了题为“华中农业大学渔业教育介绍”的报告。曹小娟教授首先从历史、学生情况、师资力量和开设学科等方面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并提出了期待华中农业大学在建校150周年时能够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随后,曹小娟教授从发展历史、开设专业、师资力量、学生组成、学生培训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方面介绍了水产学院,并提及今后水产学院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发展健康淡水养殖,提供优质安全的淡水水产品,保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生态环境。最后,曹小娟教授表示:相信在各位优秀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水产学院定会越来越好,蒸蒸日上!
曹小娟教授作报告
12月5日,首先,日本东北大学的中野俊树教授作了题为“用同步辐射无损分析检测鱼类品质”的报告。中野俊树教授首先介绍了同步辐射无损分析及其主要分析技术,并设想能够利用下一代同步加速器“NaNo TerTerasu”在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随后,他分享了冷冻金枪鱼的X射线CT无损成像研究,强调了同步辐射分析技术在鱼类耳石分析中的灵活运用,以及生物传感器在鱼类可视化中的突出优点。他表示,同步辐射分析技术在未来有望为促进食品安全和保障做出贡献。
中野俊树教授作报告
随后华中农业大学的曹小娟教授作了“泥鳅基因组及其与未减数配子形成相关的基因”的报告。曹小娟教授团队长期利用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泥鳅展开研究,以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缺失的泥鳅和斑马鱼为对象,从全新视角来阐明未还原配子形成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造鱼类多倍体的新策略,为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曹小娟教授作报告
近畿大学的阿川康夫教授作了题为“水产养殖鱼类性状相关位点分子生物学工具强化分析研究进展”的报告。阿川康夫教授提到,基因组测序具有多年历史,在鱼类遗传育种和资源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研究团队以白鲹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雌雄白鲹鱼及其亲子的不同性状,表明分子生物学工具可以增强对鱼类相关数据的分析,并在鱼类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阿川康夫教授作报告
捷克科学院动物生理与遗传研究所的Vladimir TRIFONOV教授作了题为“单染色体基因组学:解决多倍体中同形性性染色体和旁系同源基因的问题”的报告。Vladimir TRIFONOV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名为CHROMseq的技术,该技术能够分析通过机械显微解剖分离得到的单染色体DNA,从而精确分离复杂多倍体基因组的单倍型和完整的同源物。CHROMseq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研究B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遗传含量,未来可能为同质染色体物种的性染色体分化提供新的见解。
Vladimir TRIFONOV教授作报告
日本东京大学的Kiyoshi KIKUCHI教授作了题为“硬骨鱼性别决定基因的更替:以河鲀属和鰤鱼属为例的研究以及其发现的一般性”的报告。Kiyoshi KIKUCHI教授团队通过GWAS等技术对12种东方鲀属鱼类进行了研究,以确定这些鱼类的性别决定基因这一结论。Kiyoshi KIKUCHI教授团队发现Amhr2、GsdfY可能是鱼类性别决定基因的关键基因,且在上述3种鱼类中,Amhr2会被GsdfY所取代,说明鱼类性别决定基因的易位现象可能较为普遍。
Kiyoshi KIKUCHI教授
捷克科学院动物生理与遗传研究所的Dmitrij Dedukh研究员作了题为“杂交无脊椎动物无性生殖的细胞遗传学机制”的报告。Dmitrij Dedukh团队聚焦于通过雌核生殖和杂交生殖繁殖的无性杂交种,如刺鳅(Cobitis)和亚马逊花鳉(Poecilia),阐述了这些杂交生物中无性生殖的细胞遗传机制,特别是配子发生的变化,以及基因组消除和内复制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这项研究有助于理解无性杂交脊椎动物如何避免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冲突,从而在自然环境中更容易生存和繁殖。
Dmitrij Dedukh研究员
南波西米亚大学的Mgr. Tomáš TICHOPÁD博士作了题为“泥鳅不育后面的分子背景:基因和条例 ”的报告。Mgr. Tomáš TICHOPÁD博士介绍了性腺细胞的发育,这些细胞源自雄性决定幼体的性腺细胞。当这些性腺细胞被移植到雌性体内时,它们能够进行前减数分裂内的复制(PMER)并发育成克隆繁殖。这表明,PMER的能力可以反映性腺的表型性别,而不一定依赖于遗传性别。Mgr. Tomáš TICHOPÁD博士还提到,在刺鳅(Cobitis)中,PMER的执行是雌性生殖细胞特有的,雄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进行PMER。这些结论对理解刺鳅的性别决定机制和生殖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性腺细胞的发育和PMER的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泥鳅在繁殖过程中的性别特异性和遗传机制。
东京农业大学的Masamichi KURODA博士作了题为“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雌核发育和多倍体现象”的报告。Masamichi KURODA博士讲述了泥鳅中两种可能的染色体配对模式及其在2n配子形成中的作用。他指出,深入探究泥鳅的雌核发育和多倍体现象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鱼类的繁殖机制,特别是非典型繁殖方式。在水产养殖领域,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繁殖机制,不仅可以优化养殖技术,提高泥鳅的繁殖效率和产量,还能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捷克科学院动物生理与遗传研究所的Karel JANKO博士作了题为“不同生物在无性繁殖研究中的模型意义”的报告。Karel JANKO博士介绍了刺鳅这种鱼被用作研究物种形成与基因流动、合子后生殖不相容性的形成以及无性配子发生的出现之间关系的模型。水蛙被用作研究基因组消除机制的模型。缓步动物和蛭形轮虫被用作研究适应冰川环境和极端栖息地定殖的模型。Karel JANKO博士强调到,这些生物模型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特定的生物学过程和机制。通过对这些生物无性繁殖的研究,科学家可以揭示生物进化、生殖策略、基因组稳定性以及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等重要生物学问题。不仅如此,这些研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孙永华教授作了题为“诱导原始生殖细胞或扩增生殖干细胞——鱼类代替生殖的未来供体细胞?”的报告。孙永华教授首先从发育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的角度,解释了原始生殖移植代孕细胞(PGCS)或生殖干细胞(GSCs)在发展中的巨大潜力。接着,孙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利用九个种质因子( 9GMs )将斑马鱼的胚盘细胞重编程为诱导的原始生殖细胞(iPGCs)的研究。通过对i PGC进行移植或在单个卵裂球中过表达9GMs,可以产生功能性配子。这项研究为硬骨鱼类的PGCs和GSCs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生成方法,展现了其在基础研究和水产养殖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日本国立水产大学的Hiroyuki YOSHIKAWA博士作了题为“河豚的替代亲鱼技术及其在育种计划中的应用”的报告。Hiroyuki YOSHIKAWA博士团队通过将生殖细胞移植到替代鱼(受体鱼)中,发展了供体来源配子的替代亲鱼技术,并在多个鱼类中取得了进展。他们讨论了使用转基因细胞来改善鱼类的繁殖和生长,并强调利用草河豚作为受体的替代亲鱼技术,可以节省产生河豚配子所需的时间和空间。此外,YOSHIKAWA博士还分享了结合生殖细胞冷冻和移植的方法,以进行遗传资源管理。他们还深入研究了不同冷冻保护剂的使用以及最佳条件,以提高冷冻和解冻过程中细胞的存活率,这将有助于保存通过育种技术建立的宝贵河豚遗传资源。其团队成功地从冷冻保存的配子中获得了有活力的后代,表明这种方法在加强遗传资源保护和高效生产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
Hiroyuki YOSHIKAWA博士作报告
日本爱媛大学南爱媛渔业研究中心的Taiju SAITO副教授作了题为“介绍卡瓦卡瓦(巴鲣)的研究:从性状分析到生殖细胞移植”的报告。Taiju SAITO副教授提到,巴鲣是其实验室新开发的水产养殖品种。到2016年,他的团队成功建立了全周期的水产养殖系统,实现了人工繁殖亲鱼苗种的生产。此外,其团队根据鱼肉的味道差异,讨论了特定的生长指标和育种策略,以及位置和季节选择性育种如何增强培养巴鲣的特性。目前,其团队正在开发通过生殖细胞移植的替代生产技术,以高效地生产海洋鱼类的目标配子。尽管这项技术在提高水产养殖效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其实际应用仍面临许多挑战。最后,Taiju SAITO副教授强调了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家之间的渔业和基因组学研究中,并表示期待未来的合作。
Taiju SAITO副教授作报告
最后,华中农业大学的高坚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再次欢迎来自日本、韩国和捷克共和国等17所大学及研究所的15位演讲者来到中国,来到华中农业大学,为大家带来了数场精彩的演讲。通过本次国际研讨会,促进了多方合作与交流,高教授诚挚期待未来能够再次欢迎大家来到华中农业大学。
高坚教授作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