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服务 >> 科技动态 >> 正文

我院对鱼类肌间刺研究提出新方向

日期:2019-05-13作者: 审核人: 浏览量:

核心提示:近日,我院高泽霞教授在Reviews in Aquaculture上发表了题为“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muscular bones in teleos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aquaculture”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其团队以及国际研究学者在低等真骨鱼类肌间刺类型、形态、分子机制、遗传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阐述。

(通讯员 聂春红)鱼类肌间刺,俗称鱼刺,从低等到高等真骨鱼类,肌间刺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然后退化的演化现象。我国主养大宗淡水鱼类,如青鱼、草鱼、鲢、鳙、鲤、鲫、团头鲂等鲤科鱼类普遍存在复杂的肌间刺,除我国外,巴西等南美洲国家主要养殖的脂鲤目鱼类也普遍存在肌间刺,鱼刺的存在极大限制了其加工以及出口创汇,也给人们食用这些鱼类带来麻烦和一定的受伤害风险(尤其是儿童)。但因这些具有鱼刺的大宗淡水鱼类味道鲜美,养殖技术容易掌握以及历史文化和传统消费习惯等因素,使得有鱼刺的大宗淡水鱼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产量占到了所有淡水鱼类养殖产量的77.5%,占所有水产养殖动物产量的42.6%。有专家指出: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已经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若中国能培育出无小刺的主养大宗淡水鱼,必将成为对世界的又一大贡献。

近日,我院高泽霞教授在Reviews in Aquacultur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muscular bones in teleos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aquaculture”的综述文章(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raq.12348),就肌间刺的类型、形态、分子机制、遗传选育等方面目前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阐述。该文章首先回顾了肌间骨的起源的历史,随后介绍了肌间骨的种类、形态、骨化模式、分子形成机制,概括了目前对减少或去除肌间骨数量的育种方法所做的努力,对前期人们对鱼类肌间骨的一些误解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对于鱼类肌间骨未来的研究方向,作者首先指出了对鱼类肌间骨骨化模式需要更系统的从鱼类游动方式、系统进化地位方面进行研究;第二,文章阐述了如何运用高通量测序、GWAS分析等技术确定与肌间骨数量显著相关的SNP位点;第三,阐述了通过基因过表达、基因敲除等基因功能研究方法解析肌间骨在鱼类中的发生发育分子机制。最后指出,未来如果肌间骨发育的调控机制被揭示,并将这种调控机制与育种项目结合在一起,有望获得无肌间骨鱼类培育的新途径,从而促进世界,特别是我国水产养殖向高品质发展。

该课题组近年来在王卫民教授的指导下,围绕鱼类肌间刺的分子调控机制和遗传选育研究,开展了系列工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Wan et al., Aquaculture, 2019; Xiong et al., Aquaculture, 2019; Zhang et al., Gene, 2018; Liu et al., GigaScience, 2017; Wan et al.,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Nie et al., BMC Genomics, 2017;等)

审核人:高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