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我院水产养殖学本科生第一党支部赴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先后参观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毛泽东旧居纪念馆等红色遗址,通过参观学习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初心使命。

支部党员在农讲所前合影(邱思雨 段振玲摄)
沉浸历史现场,触摸革命脉搏
步入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庄严的礼堂内悬挂孙中山先生画像,整齐摆放的黑色长凳无声诉说着百年前的思潮。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重要基地,展馆内复原的教室、寝室、食堂等场景,生动展现了百年前青年学子在此学习革命理论、进行军事训练和参与社会斗争的奋斗历程。墙上的标语“实行耕者有其田”“国民革命成功万岁”铿锵有力。学员们白天学习理论,夜晚参与军事训练,在艰苦环境中锤炼意志,为农民运动输送了大批骨干。寝室里的标语使胡佳豪同志思潮澎湃“‘实行农村大革命’‘走到农村去’先辈们生活条件艰苦,每天除了课程的学习还要进行四小时军事训练,我们总是被课业压力困扰,但与我们的先辈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支部党员在农讲所大课堂聆听志愿者讲解(邱思雨 段振玲摄)

支部党员在毛泽东故居前合影(邱思雨 段振玲摄)
展陈见证初心,书信传递力量
展馆内,《湖北农民》报刊、学员笔记、烈士家书等珍贵文物吸引同学们驻足。泛黄的纸张上,“英帝国主义者又在中国杀人”“农苦歌”等标题记录着时代的呐喊,字里行间凝聚着革命者的热血与理想。毛泽东旧居纪念馆通过实物展陈与数字化展演展现毛泽东在武汉的革命足迹。故居内简朴的陈设、毛主席横渡长江的影像资料,以及其六位至亲为革命献身的事迹,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革命领袖“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家国情怀。潘晨曦同志分享道“那段历史在我心中已不只是冰冷的文字,更是立体的、丰满的。我能想象自己回到了百年前,感受时代的呼吸和脉搏,体悟人们的革命热情和昂扬斗志,这份最纯粹的力量鼓舞着我,指引我继续前行。”

王思嘉同志认真参观展馆(邱思雨 段振玲摄)
活动尾声,展馆内展示着《国际歌》的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恰与农民运动不谋而合。同学们纷纷表示,此行不仅是一次历史回溯,更是一场思想洗礼。在未来的生活中会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奋进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