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正文

【我这十年】梅洁:在水产育种创新中感受激流勇进

日期:2022-10-13作者: 审核人: 浏览量:

【编者按】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迎来伟大复兴光明前景。这十年,也是学校奋发有为、锐意革新、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十年,是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的重要十年。即日起,校新闻中心将选取部分学校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奋斗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媒体推出【我这十年】系列报道,通过烛照个人的“小切片”,展现学校发展的“大历史”。凝望“我这十年”旨在汲取前行的动力和养分,让我们重新整理思绪,从一个新起点奔向下一个新起点,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微信图片_20221013081150

梅洁教授

2012年11月,我结束了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的博士后生涯,入职华农水产学院。这十年,我亲历了学校锐意革新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非凡征程,庆幸自己在水产育种领域也闯出了一片天地,为现代种业发展贡献了华农力量。

激扬梦想奔涌向前的这十年,让我对未来的科学研究充满期待,更有信心培养出更多水产养殖领域的创新人才,而他们也必将在时代浪潮中激荡起绚丽的浪花。

“顶天立地”育良种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在我回国前,国务院已经发布了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农业部也首次对现代种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因此我的科学研究事业很自然地就从育种开始起步。2013年华中农业大学等在鄂单位共同组建了“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本人被遴选为“性别调控和遗传改良PI”,负责开展黄颡鱼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

那时的水产学院,正处于发展阶段,条件相对有限,但是大家干劲十足。开会讨论的时候,大家讲得最多的是如何做一个“顶天立地”的水产人,初来乍到的我也深深被感染。为了方便科研取样,我在携家带口却没有买房子的情况下先买了一辆汽车,经常周末驱车往返荆州等地。2015年下半年,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鱼类发育生物学平台建立起来,可以进行斑马鱼养殖及基因编辑操作,科研工作慢慢走上了正轨。


微信图片_20221013081434

在实验区观测黄颡鱼

为了更好地进行育种研究,我把“鱼类性别异形和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及其生物技术操控”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解析了黄颡鱼性别决定和两性差异的遗传机制,这项工作先后得到了德国、美国等国际知名教授的肯定评价和引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建立了鱼类性别精准控制生物技术,利用黄颡鱼两性生长异形的特性培育生长速度快的全雄养殖群体。我们开发的性别分子标记在整个全雄黄颡鱼生产及亲本检测过程中广泛使用,这对渔业生产具有重要经济意义。随后我们破译了黄颡鱼全基因组序列,并开发出了与黄颡鱼生长、饲料利用和抗病相关的分子标记。

为了加快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步伐,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2017年中央财政增加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经费并对产业技术体系进行了扩容。基于前面在黄颡鱼科研工作上的坚持,我有幸被遴选为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黄颡鱼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2020年1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组建“洪山实验室”,聚焦生物育种领域,以生物种业科技创新为核心。我入选为固定PI,岗位名称为“黄颡鱼抗病设计育种”,深入基层了解黄颡鱼产业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2021年,这项工作获得了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人才项目支持。

最近,我们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几家单位合作培育的黄颡鱼“全雄2号”新品系也正在申报新品种的路上。与本单位樊启学教授以及江苏几家单位和企业合作培育了水产新品种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2019年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委员会的批准,该品种被列为2021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产品。

教研相长育新人

我的家乡在长江边上,一些河流和长江联通一起,小时候经常在小河里钓鱼、抓鱼,对长江有着深厚的感情。长江是我国淡水渔业种质资源的宝库,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受水域污染、过度捕捞、挖砂采石等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长江珍稀特有物种持续衰退,经济鱼类资源接近枯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和长远发展角度,做出长江“十年禁渔”的重大决策,长江流域重点水域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

我的团队一直围绕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和长吻鮠等长江特色鱼类的遗传育种开展研究,希望通过科技创新使老百姓能继续吃上美味的长江特色土著鱼类。长江禁渔后,特色土著鱼类存在种质资源利用程度低、规模化苗种培育技术缺乏、养殖规模小及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专项”设立了“长江禁渔后特色土著鱼类规模化繁育与绿色高效养殖”项目,我们联合长江流域从事长江特色鱼类人工繁育与健康养殖的优势科研单位与企业共同申报该项目。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水产育种和繁育技术的创新引领和带动长江特色鱼类的种质资源开发和创新利用。与此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批批更加年轻的学者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成为水产养殖领域的创新人才。


微信图片_20221013081218

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实验结果


微信图片_20221013081042

与同学们一起运动(学通社记者 谢焱 摄)

十年间,我们团队培养毕业了博士生13人,硕士生10人,大部分都在本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刚开始工作时招收的研究生,只比我小几岁,我们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经常交流想法。从那时起,我就一直跟学生强调,要围绕水产产业需求,了解行业领头企业的技术需求,与之合作达到共赢。为了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我支持研究生到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学习深造。教学上,我喜欢将国内外最新的科技进展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兴趣和能力。

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同学踏入工作岗位之后,仍和我们实验室保持密切的合作。2018届专业硕士杨天毅,2年硕士期间跟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培育了黄颡鱼XX伪雄鱼,目前担任正大集团鱼产业化主管、湖州项目负责人。其团队已招募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10余人,他负责的基地也是我们学院的本科生生产实践基地。最近,基于杨天毅硕士期间研发的黄颡鱼XX伪雄鱼创制的全雌配套系,也是通过他去进行示范推广的。2017届博士生吴俊颉,毕业后去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与我们在云南特色鱼类的遗传育种工作上紧密合作。

每次收到学生发来的祝福短信,来电或者来办公室探讨他们的工作,我都倍感欣慰。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水产养殖领域更加富有生机的无限未来,而无数个像他们一样的新生力量正是民族复兴的践行者、推动者。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杨正莲 审核人 吴义生)

【简介】

梅洁,无党派人士,教授,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黄颡鱼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湖北洪山实验室研究人员,获得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人才项目支持。

2003年获武汉大学本科学位,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学位,2009-2012年在美国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11月受聘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担任中国鱼类学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委员;兼任Frontiers in Genetics、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水生生物学报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