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我院2024年第23期(总412期)“水产讲坛”在线上举行,特邀德国波恩大学的Ulrich Schweizer教授作了题为“硒蛋白生物合成途径新进展:基因、生物化学和人类疾病”的分享。本次讲座由罗智教授主持。
Ulrich Schweizer教授进行分享(张小燕摄)
Schweizer教授首先讲述了硒蛋白生物合成的过程,再围绕“基因、生物化学和人类疾病”三个关键词,从硒蛋白缺乏症、硒代谢、铁死亡、癌症及新型硒蛋白基因(EEFSEC)的功能等方面展开介绍。
在报告中,Schweizer教授首先介绍了缺乏或合成不足会导致人类出现疾病的硒蛋白包括SELENON、SECISBP2、SEPSECS、GPX4、TXNRD1/2和SELENOI。根据硒蛋白缺乏的种类不同,人类出现的疾病或缺乏症类型也不同,如SELENON相关的肌病、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萎缩、肾上腺皮质醇激素合成不足等,然后Schweizer教授以LRP8、PRDX6和FTSJ1为例,讲述了硒代谢、铁死亡和癌症发生的关系。最后,Schweizer教授介绍了新发现的基因-EEFSEC,发现它的缺乏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硒蛋白病(selenopathy)。
罗智教授同Ulrich Schweizer教授学术交流(张小燕摄)
报告结束后,罗智教授同Schweizer教授就“GPX4基因突变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铁死亡是否介导GPX4突变诱导的骨骼发育不良?硒蛋白P通过LRP8途径吸收,这是否是细胞摄取SELENOP的唯一途径?硒蛋白N缺乏会导致硒蛋白N相关肌病,其他硒蛋白缺乏是否也会导致相关肌病的发生?”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交流。经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大家对硒蛋白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的研究新进展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本次“水产讲坛”,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有关于硒蛋白生物合成途径的知识,更是一次跨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让大家受益匪浅。
【背景资料】
Ulrich Schweizer教授曾在德国拜罗伊特大学(Bayreuth University)学习,专业为生物化学,毕业后主要从事核苷酸的切除与修复的研究。尔后,Schweizer教授在美国贝塞斯达(Bethesda)的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进行了一年的访学,主要研究TNFa的信号传导。他在德国乌兹堡(Wurzburg)从事博士课题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运动神经元疾病,期间掌握了构建转基因动物模型的方法,并成功构建了硒蛋白P缺乏的小鼠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他在德国柏林的夏瑞蒂医学院(Charite Medical School)创建“硒的神经生物学”学科组,同时开始甲状腺激素代谢的研究。自从2013年至今,他是波恩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的教授。Schweizer教授已发表超过120篇论文,这些论文主要涉及硒生物学或甲状腺素的转运机理,涵盖了从酶学、结构生物学、核糖体谱系到神经生物学的全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