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培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正文

国奖获得者丨林煜翔: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日期:2025-04-07作者:林煜翔 审核人:毕晨 浏览量:

林煜翔,男,汉族,2004年10月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水产学院水产养殖学2304班本科生,现任水产学院团委理论学习部工作人员。大一学年获得学习成绩优秀奖和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位居班级前列。

D5F46084FB940CF777FE139EBCF3517A

林煜翔摄)

学业情况

在学业方面, 他大一积极参与竞赛,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词达人英语词汇大赛湖北省二等奖,第三届英语世界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大赛全国三等奖等荣誉。他认真对待课业学习任务,积极预习复习各科知识,课上认真听讲,记录笔记,课后及时消化巩固,查缺补漏,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积极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交流,努力弄懂不理解的部分。他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及时完成并上交,对错题认真反思消化,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他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实践考核作业,从中收获了许多有用的知识。他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复习,针对老师强调的重难点以及课堂笔记和课后习题,有侧重地逐一掌握击破,做到对各个知识点心中有数。合理平衡学习与生活的时间,每天坚持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本领。

8041492727521B6B6ABD1AFFA395EBB0

林煜翔摄)

科研经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林煜翔坚信实践出真知,他积极从事科研项目,报名参加了学院的学业从游计划,开启了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科研之路。他认为,科研工作强调团队合作意识,科研项目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而是团队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与付出。求真务实也是科研必需的特性,对待科研要实事求是,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绝不能妄下结论。只有秉持正确的心态对待科研工作,才会有所收获。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协助师兄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在每次实验操作中,他不断学习实验的具体方法与技巧,逐渐培养起对科研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刨根究底的勇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科研经历虽然艰苦但是弥足珍贵,他认为,开展科研工作是一次培养实验科研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好机会,同时可以帮助提前适应读研生活。进入实验室进行项目研究需要充分平衡科研、课业学习以及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固然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的契机。

志愿生涯

“在付出中收获,在服务中成长”。他热衷于志愿者事业,大一学年报名成为了生涯嘉年华活动的志愿者。此外,他多次参加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学校的各处都留下了他做志愿服务时的身影。在他心目中,志愿服务是非常有意义且高尚的事业,他坚持将志愿服务精神贯彻到实际行动中来,大二时,他报名成为了新生志愿者,为新生报到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积极为学弟学妹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帮助,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开启大学生活,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对于林煜翔而言,志愿服务让他找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连接点。当专业知识能切实帮到他人时,学习不再只是为了分数,而是有了更深远的意义。这段经历,让他成长为更有温度、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也坚定了他继续投身公益的信念。他坚信,今后依旧会坚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志愿事业发光发热。

47F10C74D81EBFD41B3A6C10CA0394E4

林煜翔摄)

不忘初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学生活,是一场初心与远方的跋涉。踏入校园时,他怀揣炽热的理想,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真正的成长,不在于按部就班地完成课业,而在于始终以探索者的姿态追问:为何而学?为谁而行?图书馆的灯火下,那些与经典对话的深夜;实验室里,一次次失败后仍不肯放手的执着;社会实践时,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反哺社会的热忱——这些片段拼凑出的,正是“上下求索”的生动注解。

青春最珍贵的,不是安逸的顺遂,而是明知山有险壑,仍敢向荆棘处挺进的勇气。不忘初心的本质,是永远对真理保持敬畏,对世界保有好奇。大学不是终点,而是点燃星火的起点;求索没有捷径,但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