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名单最终公示,水产学院高质量学术成果涌现,“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从游”文化效果显著。
南湖网讯(通讯员 张雪梅 沈宇东)近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名单最终公示,我校各院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得以展示。其中,水产院研究生科研成果较为显著,获奖研究生中SCI论文影响因子最高达到5.736,影响因子为5.0以上的有6人,为学院研究生近年来发表高水平文章之最多。同一实验室及同一导师的研究生有多人获奖,高质量学术成果一年内增长迅速。
成功的法则:严谨、毅力、兴趣、坚持
2013级博士刘寒发表的SCI影响因子为5.736,为近年来学院最高。从准备出国到工作一年后继续读博,刘寒深思熟虑做出每一次的选择。结婚后她依然长期出差在外实验,多次因科研任务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几乎每晚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水产楼。付出总有收获,国奖便是对她工作的一种认可。
“做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要不怕吃苦,多干活。”2013级硕士李洋讲道,他还认为要找准自己的兴趣点,明确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并要趁早行动。同为2013级的硕士郑菲菲强调要学会感恩,被导师派到广州给了她锻炼的机会,才有如今的成果。
作为唯一获奖的2014级专业硕士,罗微微认为心态很重要。无论是文章被拒,还是申请国奖亦或是做实验,都要端正态度,调整心态。
“年轻人就要多努力,抓好每分每秒”
3名国奖获得者均来自水产学院“水毒理与环境健康”团队,文章影响因子在5.0以上的两位研究生都出自80后博导刘春生教授门下。2015年,该团队已发表影响因子5.0以上的文章4篇,其中在环境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2篇,另外两篇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如此“高效、高质、高产”的背后必然有着秘诀。
“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必须具备勤奋、刻苦的精神,静心阅读文献的习惯,还要学会思考,要善于沟通。”刘春生认为研究生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做好科研的同时,人格方面的塑造也很重要。
对于实验室工作氛围的营造,刘春生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从不限制学生的时间,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进程、作息习惯进行安排。“年轻人就得多努力,抓好每分每秒。”从学生时代起,刘春生周末从不休息。但他并没有要求学生像自己一样,常鼓励学生走出实验室,多参加体育运动。
刘春生非常重视学生的基础技术。对于刚进实验室的学生,从试剂的配制到仪器的使用,他都亲自从基础的实验教起。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保持平常心,做好人、事、学问
“研究生是水产院科研工作的主力军之一,在培养过程中,学院对研究生课堂、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等都会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水产学院院长王卫民在谈到研究生培养时说。
同时,水产院还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打造“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从游”文化,导师和研究生“同实验、同调研、同讨论”。通过师生关系的建设,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成长。在文化建设上,积极推动研究生学术年会、学术晚会、水产讲坛等工作的开展,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发展,水产学院党委书记张韶东提出了三点要求,“做人要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做事要脚踏实地,心系产业;做学问要基础扎实,态度严谨。”
水产院对于国家奖学奖的评选,严格按照人才培养目标、产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综合能力来实施。张韶东说:“这次评选中高质量研究成果涌现,证明了近年政策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