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我校水产学院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咨询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六楼会议室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教授、大连海洋大学副校长宋林生教授、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所长常剑波研究员、武汉大学生态研究所所长于丹教授、湖北省水产局产业处处长汪亮研究员受邀咨询会,我校党委副书记李名家、人事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发展规划处、学生工作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教授及部分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咨询会由水产学院院长王卫民教授主持。
水产学院党委书记张韶东就学院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的执行情况和主要经验作了报告,并对学院“十三五”面临的形势与环境、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十三五”事业发展对策与措施、目标与路径作出了规划。他谈到,水产学院五年来在遗传育种与繁育、渔业资源与环境、水生动物医学、水产动物营养四大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科研能力不断增强、研究水平快速提升、平台建设力度增大;但存在学科优势不突出,国家级标签人才缺乏,科研积累不充分,国际交流整体不活跃等问题。学院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要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及体系,瞄准产业前沿、夯实基础、提高科技显示度;积极营造良好学院氛围,高端引进,实施三大人才培植计划;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推进国际化,早日建成研究型学院。
桂建芳院士对我校水产学院“十二五”期间的事业发展给予了肯定:“水产养殖有着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也十分可观,学院建设虽面临“前有虎,后有狼”的局面,但是学科发展能入“虎狼之群”说明是有能力和地位的。”他指出,水产养殖是动物生命科学领域后发展学科,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鱼类发育”“病害防控”和“水质污染”等方面的研究更需进一步加强、完善,在学科建设中,不仅要增加高点数文章的发稿量,还要理论联系实际,为农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就具体规划,他认为学院提出的“十三五”目标和策略具有针对性、有基础,但具体计划、策略的落实必须要有强大的制度建设,需要从学校层面给予推动。
宋林生教授充分肯定了学院“十二五”发展取得的成绩,他认为成绩与学院方向规划布局和教师努力是分不开的,学院在“十三五”规划中要注意与学校发展规划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政策和制度上得到保证,特别是能力建设方面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才能实现仪器设备的更新和办学空间的拓展。
常剑波研究员针对水产学科发展基础和布局提出,学院渔业资源学科在“十三五”应有突破性发展空间;学院传统优势方向新品种培育和养殖模式,应“查漏补缺”,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会有很大作为;养殖业对水体环境的影响,这也是应重点关注的领域。
汪亮研究员从产业管理部门角度指出,学院学科规划还应与农业部渔业局和湖北省的渔业规划相结合,水产业的发展不再是一味追求产量,而是重“调结构、转方式”,提高产值,增加效益,因此产业需求重在新品种选育、疾病防控、集约化养殖和信息化等方面,另外社会服务方面还应关注养殖水体的治理。
于丹教授提出,水产养殖发展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而我国对于淡水和海洋鱼类外来物种的研究明显不足,我校对于水产领域新物种的研发也有待加强。他建议,学校在人才引进转变方式,现有队伍短期内无法培育大专家,可以推行“专家双聘”模式,引进行业内的大专家,如可以成立“鱼类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聘请院士担任中心主任等,一定会给学院学科建设带来更大的研究成果。
此外,学校各职能部门还就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特色课程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发表了讲话。
会议最后,党委副书记李名家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水产学院事业发展应成为华中农业大学具有特色的把生物与水产紧密结合的一流学科,成为国家淡水领域人才培养中心,成为行业发展的创新中心;建议学院发展规划制定坚持问题导向,落实人才培养和考核评价体系,结合现实重大需求加强建设,在做好“十二五”收尾工作的基础上,规划并实施“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