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我校黄颡鱼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团队在黄颡鱼全基因组解译和基因编辑技术平台建立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线发表于GigaScience和Science Bulletin杂志。
(通讯员 梅洁 戴彩姣) 9月26日Giga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我校黄颡鱼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团队梅洁教授与桂建芳院士等合作题为“Chromosomal-level assembly of yellow catfish genome using third-generation DNA sequencing and Hi-C analy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PacBio三代测序和HI-C三维基因组技术,构建了第一个高质量的黄颡鱼染色体组,成功组装出了黄颡鱼的性染色体。黄颡鱼全基因组的解译对于黄颡鱼分子遗传育种和鱼类性染色体的进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养殖的第二年,黄颡鱼雄鱼体重为雌鱼的2至3倍,培育全雄的养殖群体对渔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梅洁教授和桂建芳院士团队研发出能准确鉴定养殖和野生黄颡鱼群体性别的遗传标记,建立了黄颡鱼遗传性别PCR鉴定方法,由此开拓出了一条完善的X和Y染色体连锁标记辅助的全雄鱼培育技术路线,为水产养殖新品种“黄颡鱼全雄1号”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2013, 9:1043-1049;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 2015, 58:124-136)。最新研究进一步鉴定出了性别标记的连锁基因pfpdz1,一个含有一个PDZ结构域的新基因;在黄颡鱼中转pfpdz1基因导致XX雌鱼向雄性逆转,而CRISPR/Cas9技术敲除pfpdz1基因促使XY雄鱼向雌鱼部分逆转,证实该基因在黄颡鱼雄性性别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结果8月31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 Bulletin,表明黄颡鱼基因组编辑技术平台的建立。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淡水鱼体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1:https://doi.org/10.1093/gigascience/giy120
文章链接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927318304122
审核人:蔡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