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焦点ABOUT US

新闻焦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 正文

老骥乐驰,谢从新

发布时间:2016-12-03来源:

在一个大雨磅礴的暮色时分,与谢从新教授相约,在华农水产楼进行访谈。初见,64岁的谢从新教授,神情安然,说话有力,逻辑清晰。近一个小时的访谈,他的言语强烈的突显着一个科学工作者对于科学事业的尊重与热爱,态度的严谨,对于金钱和名利的淡泊。他将生命最精彩的时光付诸于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雅鲁藏布江,世界上最高、海拔落差最大的河流,不仅孕育出源远流长、绚丽灿烂的藏族文化,也孕育出了本地区特有的鱼类。可是,一些鱼类的生物知识却是空白。为了弥补这些相关知识,从2002年起,谢从新教授连续11年赴藏,坚持科学研究黑斑原鮡。11年间,谢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强烈的高原反应,在藏生活不适,交通不便,不能剧烈运动,做事只能减慢速度小心翼翼。其中,最难的莫过于经费不足。没有了基础的物质保障,科研难以进行。可是,即便面对如此多的困难,谢教授也不曾停下前进的步伐。他说:“我的兴趣就是于此,喜欢西藏的鱼类。兴趣是我的动力,它不允许我向困难低头。同时也不会让我轻易放弃。”11年间,赴藏之路异常艰辛,谢教授从没有过放弃的念头,凭着兴趣,带着好奇与未知,将科研进行到底。

2016年3月,谢从新教授迎来《雅鲁藏布江黑斑原鮡的生物多样性及养护技术研究》一书的出版。在他看来这书的出版,是对他做事有始有终的一个交代,亦是对他人鼎力相助的最好结果。他说:“首先,要感谢自己如儿女般的学生,辛勤工作,收集大量精准的数据。其次,感谢学院各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以及学院出钱完善此书并制作精美封面。还有西藏朋友、单位的热切帮助,能够在禁渔期捕获适量的鱼从而进行科学研究。最后,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专项基金资助,从而使科研有了一定的物质保障。感激说不尽,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乐享从游,桃李满天下

采访间,谢教授说起了一件小事。一次,他的学生在研究黑斑原鮡的内脏时,发现其肝脏的形态十分特殊。并且腹腔前端两侧的皮肤与肌肉间也存在肝脏组织。学生认为这是鱼的肝脏畸形。谢教授鼓励学生继续研究,用科学证明说法的对错。结果,这是一个新的黑斑原鮡在形态学方面的发现,具有潜在价值。谢教授认为这是一个机遇,是一个幸运的发现。但是,他想更加全面的了解黑斑原鮡的生活史。因为11年间,他发现雅鲁藏布江鱼类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一些物种频临灭绝,生存前景堪忧,黑斑原鮡就是其中之一。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切实可行的办法让鱼类资源能够有所恢复。破环容易,恢复难。他更加明白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谢从新教授的学生谢鹏说道“谢教授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为人师表四个字,踏实严谨、细致耐心、平易近人。平日闲暇时光,他也幽默风趣,关心学生日常生活。总之,德高望重,授人以渔。”在读师资博士后霍斌认为谢教授把生活和科研是分开的。生活中,谢教授随和,喜欢与同学开玩笑;科研时,严谨、认真、负责。他说道“与谢教授相识近十年,他老了,身体健康不如从前。可是,他对于科研的热爱丝毫没有减少,反而愈之加重。这种极高的科研热忱度和责任感影响着我们一届人。”霍斌表达了对谢教授的悉心栽培的感激之情,他也希望谢教授在忙工作的时候能保重身体健康。硕士研究生,现任谢教授助理的丁慧萍谈及谢教授,脸上洋溢着笑容。她说道“谢教授是一名好老师,他是真的好。无论科研还是生活,严格亦或宽松,批评或是表扬,他都是为了学生好。为了学生更好更完美的发展他会鼎力相助。”丁慧萍回忆十年前,第一次上谢教授的课,她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黑板上谢教授用粉笔手绘的鱼,十分形象精致,增加了自己对于谢教授所授课的喜爱度和对谢教授的崇拜感。十年后,丁慧萍说道“谢教授仍然每天七八点就来上班,周末上班,节假日上班,没有一点休闲时间。这种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谢教授用切身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的学生,让其受益匪浅。

                                     老骥乐驰,志在千里

64岁的谢从新教授已过退休之龄,仍然坚持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书的成功出版,不代表他可以放下现有的一切,安享晚年。他继续着为新疆跨国界河流调查提供基础资料。总之,生命不息,科研不停。将科学事业进行到底。

四十多年,谢从新教授一直与鱼相伴。对于学生、学科和学校有着特殊的情怀。对于学生,严格科研宽松生活,他总是希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他认为态度决定一切,认真做事,没有做不成的事。事情不怕不知道,就怕不问与不做。“三人行,必有我师。”其次,他希望学生能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脚踏实地。杜绝“马吃石灰,一张白嘴”现象。对于学校,他感激之情满溢,微笑着说道“感谢学校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同时,他也寄希望于学校、国家与社会能宽松人才评价体系,给做资源与环境的工作者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因为在外收集数据、科研十分辛苦,要想资料周全,发表文章必须比其他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他对现在仍然从事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年轻人给予了极大的表扬。放下名利,潜心科研。对于未来,他认为水产行业大有可为,尤其渔业资源与环境工作,这符合我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构建。

雨一直下。就如人生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总有坎坷和荆棘。想要成就辉煌,必须甘于困苦和坚持到底。与谢从新教授走出水产楼,他淡然说道“我所做的一切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人物介绍:谢从新,1952出生,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鱼类学,渔业环境与资源,养殖生态兼任全国水产养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分技委副主任委员曾任国家大宗水产品现代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湖北省暨武汉市动物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先后主持和参加“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三峡建设委员会环境补偿项目、湖北省“十五”和“十一五”攻关等30余项课题,十一五期间研究经费112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刊源论文50篇,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1项,主编专著1本,参编5本。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56)、省级一等奖2项、省部级8项。近期研究重点为基于水环境修复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内陆池塘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西藏鱼类种群生态学及特有鱼类人工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