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ABOUT US

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耕读】皖南皮影戏社会实践之制作与生存篇

发布时间:2016-12-03来源:

  针对当前皖南地区皮影戏日渐消逝的现象,为寻觅这一民俗瑰宝的新生之路,我校信息和水产学院赴安徽宣城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团随皖南皮影戏传承人何泽华老继续深入了解其生存之道。

  舒适的下午,古朴的水东老街深处。一对威严的石狮伫立在古色古香的宅门内,何泽华正在民俗博物馆内忙碌着。在前一日征得何泽华同意,实践团成员参观了他这暂不对外开放的新博物馆。

  不同于“皖南皮影博物馆”中浓重的皮影基调,民俗博物馆中只收藏四处收购的当地古玩。小到宣笔,大至木床,皖南民俗发展史中的习俗用具,大多都留存于此。“做皮影买的人少,演出机会少,根本养活不了自己。我只能靠“以藏养藏”坚持下去”何泽华无奈地为我们解释。

  随后,在我们的请求下,他带我们参观了皮影工作室。说是工作室,确是一个简单的房间,堆满了诸如《现代汉语词典》、《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系列书籍,空荡的床上摆放着一些皮影半成品。“刻画皮影需要了解人物的性格形象,而这些能从古籍中获得,这些书必须得看”何泽华说,做皮影是技术活,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与耐心。他认真的拿出他做皮影的一套家伙什,尖细的雕刻刀和笨重的石熨斗,都是他的宝贝。“这些工具都是我自己做的,这些雕刻刀都要磨半小时,用的时候都必须特别小心”在实践队成员尝试雕刻皮影过后,何泽华仔细把工具擦拭了一遍又一遍。

  皮影制作工艺精细,要经过选皮、制皮、推皮、描样、雕刻、上色、熨平、装订八个工序,这头一道就是选皮。制作皮影的牛皮是何泽华买来新鲜牛皮自己处理的。去除牛皮上的脂肪和牛毛,特殊处理后晾干一整个夏天方能使用。“小时候跟着爷爷学,三年才能出师。要做好皮影首先要喜欢,有兴趣。”何泽华说起自己的皮影学习历程,感慨地说。在队员们与何泽华妻子沟通中了解到,何泽华每天晚上都会待在房间里做皮影,对于他的爱好,妻子坦言自己虽然不懂,但既然他喜欢,那我就一直支持。

  如今,娱乐方式的纷繁复杂,加之戏文晦涩难懂,皮影成了压箱底的老物件。为了维持生计,何泽华将皮影融入现代审美,加工成一件件工艺品对外出售。小到一百到三百不等、大件上千元,依靠这一些些的积累,他才能继续在皮影艺术的传承路上不断行走。但会制作皮影,皮影表演的老艺人越来越少,且大多年事已高。何泽华组建的“皖南皮影戏剧团”也只剩下4人。而何泽华所收的学生均因生计所限,只选择抽农闲时间学习皮影表演技术,希望能补贴家用。越来越少的表演的机会,即便在政府的帮扶之下依旧难有起色,也是让艺人们纷纷放弃皮影的一大原因。面对如此困境,何泽华表示他会一直坚守。离开之前,何泽华告诉我们他正在策划第三座博物馆的构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皖南皮影。

  

  

    文字通讯员:金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