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ABOUT US

活动报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报导 > 正文

华东师范大学杨嘉龙教授做客我院水产讲坛

发布时间:2024-09-04来源:

(水产学院通讯员 沈丹萍 供图 王林红)831日上午10:30-12:30,我院2024年第16期(总405期)水产讲坛在水产楼天辰报告厅A105举行,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杨嘉龙教授作了题为疾病行为整合T细胞信号增强鱼类抗感染免疫的报告。本次会议由张永安院长主持。

主持人介绍杨教授


杨嘉龙教授一直聚焦在对T细胞的研究中,本次讲座主要围绕鱼的行为如何触发免疫细胞的各项调控机制,以增强T细胞免疫这一主题展开。动物基于免疫系统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随着生命不断的演化,动物自身产生了两套免疫系统。先天免疫作为一套古老的非己识别系统,在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都适用。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以T细胞、B细胞为核心介导的适应性免疫系统。与前者相比,适应性免疫具备一定的高技术性:该系统能通过VDJ重排产生高度可变的抗原受体,数量经初步估计可达1016以上;适应性免疫具有功能分化的淋巴细胞亚群,与抗原相互作用可产生特异性反应并进行细胞增殖;值得一提的是,适应性免疫还能形成以T细胞、抗体为核心的免疫记忆效应。

杨教授热情演讲


杨教授表示,T细胞在抗病原感染、免疫记忆、辅助体液免疫等的研究可为养殖鱼类病害防控提供新思路。T细胞的调控十分严密,其功能主要受到免疫微环境(细胞因子、转录因子)、信号通路、代谢程序及表观修饰等的影响。客观看来,鱼类T细胞免疫领域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其功能研究分散在十几种硬骨鱼中,无法合理归纳;其机制研究仍停留在初始阶段,认知相对匮乏。杨嘉龙教授团队从2007年开始,以罗非鱼为对象,聚焦T细胞免疫学过程、功能及调控机制,揭示鱼类适应性免疫机理,并尝试在此基础上实现科学辅助抗病育种和疫苗评价过程。

杨教授热情演讲


“疾病行为”指由于病原感染,通常伴随发烧、厌食、疼痛、乏力、嗜睡、情绪化等一系列行为,有研究表明,疾病行为是调控免疫反应的新途径,不仅恒温动物通过发烧优化其抗感染免疫,变温动物同样具有行为驱动的发烧,简称为“行为发烧”。杨教授发现,罗非鱼也可利用行为发烧抵御病原感染。进一步研究其深层原因,他指出,行为发烧通过增强T细胞功能、减少T细胞凋亡来实现免疫的,进一步研究其内在机制,杨嘉龙教授表示,发烧经HSP70-ERK轴,缓解T细胞凋亡、增强免疫。而鱼类可用行为发烧缓解T细胞凋亡,增强抗感染免疫。该研究的主要创新点表现为:发现了行为发烧优化冷血动物适应性免疫的新功能,并阐明机制;解析了发烧通过缓解T细胞凋亡,给予宿主生存优势的新途径;得出利用发烧增强T细胞免疫、细胞进化早期编程的新观点。

杨教授热情演讲


在研究过程中,杨教授发现“鱼类生病会减少摄食”这一现象,并对此产生浓郁的兴趣。相关研究表明,短期饥饿以增强免疫是哺乳动物应对逆境的策略,特别是低等脊椎动物,其具备更强的饥饿耐受能力,病原感染或恶劣环境都能诱发厌食。杨教授团队经系统分析得出一个重要结论,:饥饿能双向调控罗非鱼T细胞稳态和免疫潜力。停止摄食后,长期饥饿诱发细胞凋亡,短期饥饿增强T细胞免疫。这是由于饥饿通过AMPK介导自噬,调控T细胞免疫,短期饥饿触发轻度自噬,增强罗非鱼抗感染免疫能力。由此,杨教授总结到,利用疾病行为调控T细胞免疫,有利于生物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进行策略性生存。

杨教授与听众热烈讨论


随着讲座接近尾声,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出了诸如“如何界定T细胞免疫、B细胞免疫重要性”、“进行实验处理前的禁食活动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等问题。与会老师也与杨教授进行了友好且深入的探讨交流,报告厅内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大家表示受益匪浅。


【背景资料】

杨嘉龙,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动物学学科主任。国家优青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华东师范大学紫江优秀青年学者。担任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水产动物免疫学会委员,Comparativelmmunology Reports 副主编,Fishes编委,大连海洋大学学报编委。聚焦养殖鱼类T细胞免疫的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dvanced ScienceBloodeLlFE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PLoS PathogensFASEBJournalJournal of lmmunology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 50 余篇。


审核人:袁军法 熊晓磊